场馆内的记分牌定格在25-23时,中国男排的年轻接应还保持着鱼跃救球的姿势,指尖几乎要触到地板,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巴西队主攻将最后一个球重重扣在己方空当。
看台上的中国球迷攥着应援牌的手慢慢松开,有人小声抽了口气这是他们在第二周输给美国队后,面对巴西队的第三场失利。
三天前的美国站,中国队曾在0-1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两局。 当时第三局末段,主攻张冠华的一记直线扣杀直接打穿美国队防线,场边的解说员喊得声调都高了:"这球要是稳住,说不定能爆冷! "可谁能想到,第四局风云突变。
巴西队发球直接找中国队的自由人位置,一传连续飞出场外,比分从10-10被拉开到18-12。 决胜局更胶着,中国队10-9领先时,二传的一个传球过高被对方拦死,之后的两次进攻全部被防反得分,最终2-3告负。
散场时,有老记者拍了拍主力副攻的肩膀:"这球够可惜吧? "年轻人没说话,只是低头把护膝往地上一扔,金属搭扣磕出清脆的响声。
这次面对巴西队,类似的剧本似乎又重演了。 首局刚开始,中国队还打得有来有回,局中阶段甚至一度18-17反超。但巴西队的发球局开始发威,连续三个擦网发球直接得分,比分瞬间被拉开到22-19。
中国队叫了暂停,主教练在场边比划着手势,球员们围成一圈,有人咬着牙点头,有人低头捏着自己的手腕,那是紧张时的习惯性动作。 重新开球后,中国队的进攻依然滞涩,一传到位率始终没超过50%,局末阶段连续两个探头球机会都没抓住,22-25,第一局告破。
第二局的情况更糟糕。 巴西队似乎摸透了中国队的进攻套路,只要看到主攻准备跳发,立刻换上双人拦网;发现二传喜欢传短球,又马上调整防守站位。 中国队的进攻点被死死限制,前半段得分主要靠对方失误,比分一直落后。
打到11-7时,主教练不得不再次叫停,对着队员们说了近三分钟。 重新开球后,情况没丝毫好转,巴西队的主攻手像装了雷达,专找中国队防线的空当,一个斜线扣杀直接打穿副攻的封堵,场边的技术台工作人员都下意识抬了下头,这球的力道太猛了。
25-16,第二局结束,场边的饮水机旁,有队员端起水杯的手在抖,水洒在地板上,晕开一片水渍。
第三局是最接近的一局。开局中国队3-1领先,场边的球迷重新喊起了口号,几个举着"中国加油"灯牌的女孩眼睛都亮了。
巴西队的调整速度超出想象,一个暂停回来,他们的接应开始频繁后攻,连续三个球都打在中国队的边线附近,比分很快追到4-4。
中局阶段,中国队14-11领先,看台上有人开始欢呼,可谁也没注意到,巴西队的自由人已经开始频繁补位,后排防守阵型压得极低。
15-15平后,中国队的发球失误开始增多,连续两个发球出界,比分被反超到18-16。 局末阶段最揪心,中国队19-20落后时,主攻的一个强力扣杀原本已经落地,却被巴西队的副攻鱼跃救起,反击得分。
23-23平,最后一攻,中国队的二传试图传一个背飞,球的高度不够,被巴西队的主攻轻松拦死。 25-23,第三局结束,场馆里的叹息声几乎要盖过终场的蜂鸣器。
赛后混采区挤满了记者,可真正开口说话的队员没几个。 有记者拦住刚从更衣室出来的主力自由人,问他"今天的失误是不是因为太紧张",年轻人摸了摸后颈,低声说:"可能是太想赢了。 "转身就被教练拽走了。 场边的工作人员收拾器材,有人不小心碰倒了计分板,数字"0-3"在地上闪了一下,又被迅速扶正。
看台上有个穿2022年世联赛纪念T恤的老球迷,一直没走。 他说:"2022年咱们也打过巴西,那时候3-0赢的,那场球的二传现在还在队里吗? "旁边的人翻出手机查了查,摇摇头:"早不在了,现在这批队员,好多都是那时候刚进国家队的小孩。 "老球迷叹了口气,把外套搭在肩上:"时代变了,对手也变了,咱们得接受这个现实。"
场馆外的停车场里,几辆贴着"中国男排后援会"车标的轿车还亮着灯。 有位妈妈蹲在车边给孩子系鞋带,孩子抱着一个褪色的排球,上面歪歪扭扭写着"中国队加油"。 妈妈轻声说:"下次咱们还能赢吗? "孩子没说话,只是用力点了点头,眼睛里闪着光。
更衣室的门开了,教练走了出来,手里拿着战术本。 他站在台阶上,对着围过来的队员说了句什么,人群里传来零星的回应。 风从场馆的通风口吹进来,吹得战术本哗啦作响,纸页上的字迹被吹得翻卷,那是上一场比赛的总结,上面用红笔圈着"一传稳定性"几个字。
夜色渐深,场馆的路灯依次熄灭,只有看台上的灯还亮着。 几个志愿者开始收拾观众席的垃圾,一个红色应援手环被遗落在座位上,上面印着"中国男排,未来可期"。
上一篇:“不能露脸”的获奖者,全网刷屏!
下一篇:没有了